來源:上海證券報 時間:2021-01-06
滬指站上3500點,后市能否長牛?
1月5日晚間,在央視財經節目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攜研究所周期和消費領域兩大首席,一起亮出最新觀點。
在直播中,黃燕銘表示,“如果近期指數再次回落到3500點之下,是非常好的買點。”“一旦站穩3500點,未來將是持續的牛市。”在具體投資機會方面,黃燕銘還明確表示今年最看好新能源及國防軍工板塊的機會。
此外,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鮑雁辛、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訾猛也分別就2021年周期股及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進行了梳理。
黃燕銘:如果指數再次回落到3500點之下,是非常好的買點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表示,周二市場延續了周一的走勢,大盤觸及他前期所判斷的3100到3500點橫盤震蕩的上沿,并且已經突破。“至于這個突破有效還是無效,現在還不能確認。”
據黃燕銘預測,大盤指數現在突破3500點,周三周四繼續往上走的動力還是比較強的。但是后續在3550-3600點的區間內會有阻力位。遇到阻力以后,大盤指數很有可能還會再回調,回調至3500點,甚至3500點之下。
“那么在下一次回調的過程當中,大家一定要記得,如果指數再次回落到3500點之下的話,是非常好的一個買入的時間。”黃燕銘在直播中說道。
“3500點是個非常重要的爭奪關口,在這個位置大盤指數可能還會反復震蕩幾次。但是這個過程當中,市場正在慢慢地積聚力量,一旦站穩3500點,未來將是非常持續的牛市。現在的關鍵在于能否站穩3500點。”
“對未來市場我們是堅決看好,而且認為未來牛市的行情還會繼續出現。”黃燕銘說道。
黃燕銘:今年最看好新能源與國防軍工板塊
對于2021年投資機會,黃燕銘明確表示:“2021年在投資方面,我們最看好的主題主要是兩個:一是新能源,二是國防概念。”
對于2020年以來新能源板塊持續的火爆,黃燕銘表示,背后的動因除了特斯拉的因素以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出現了爆發式增長,背后是大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大幅提高。銷量上升也帶動了相應產業鏈的變化,包括直接拉動上游電池及與新能源相關鋰、鈷等有色金屬產品的價格上升。
“此外,能源對于未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非常關鍵。應該說新能源是中國未來10年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主題。”黃燕銘說道。
就投資機會而言,黃燕銘認為,盡管2020年新能源的表現相當不錯,但是新能源主題在2021年不會很快就結束。至少在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依然是A股市場投資的一個重點。
2021年應該如何選股?黃燕銘指出,2021年投資者的重點在科技板塊當中的低風險特征股票,而不是科技板塊中的高風險特征股票。而科技板塊中的低風險特征股票,一是新能源,二是電子,而計算機的風險度要高一些,傳媒風險度更高。因此當前科技股的重點應該在新能源和電子。
對于軍工板塊,黃燕銘表示,軍工板塊在2020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軍工股票屬于高風險特征,因為主要是講故事、講題材,而沒有業績支撐。到了2020年,隨著國家在國防方面的建設與支出,許多國防軍工類的公司真的有了訂單,因此2021年要看軍工股票是否有實實在在的業績,它的板塊風險就從高風險降到了中等風險。
“我們認為,新能源、電子以及軍工當中的低風險類別股票,這些股票應該是接下來3-6個月投資的重點。”黃燕銘說道。
黃燕銘還在直播中談及他的過去提煉的投資方法論,即“不茍同于世俗,但合乎于自然”。也就是說,證券投資需要尋求“超預期”,只有不茍同于世俗的東西才會帶來投資機會,因為世俗所認同的東西已經包含在股價之中。而“合乎于自然”則是指,投資者與眾不同的思想,最后又必須被大家所認知,能夠被客觀世界所證明是對的。
訾猛:高端消費是貫穿未來10年的主線
近期,白酒股不斷創出新高,“白酒板塊還能漲嗎”甚至成為一個全民熱烈討論的話題。
對于白酒,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消費組組長訾猛表示,白酒板塊的持續上漲主要與其基本面的確定性趨勢有關,從整個消費行業橫向比較來看,白酒的確定性相對較強。尤其是高端白酒,基本上代表了中國整個高端消費的方向。
“高端消費是未來至少10年以上的長周期的趨勢,主要得益于未來整個社會財富的演變過程,高端消費表現強勁,最明顯的體現就是白酒。另外一些區域性的白酒隨著整個經濟的復蘇,整個基本面、消費場景的不斷改善,股價表現也較強。”訾猛說道。
對于2021年的消費投資機會,訾猛表示,上半年可能更多的是偏可選性的消費,下半年更多的機會集中于偏新興消費。所謂的“上半年”和“下半年”,不是嚴格意義上以6月30號劃分的,而是先后的順序。另外從2021年全年來看,訾猛認為高端消費會貫穿全年。
如何把握諸多消費細分賽道中的投資機會?訾猛表示,消費行業的龍頭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產品型龍頭,即有單品非常牛,處于快速增長期的企業;第二種是平臺型的龍頭,擁有多種品類共同發展,驅動企業穩步增長。
目前,中國新興消費領域正出現許多產品型的龍頭公司,包括零食類的公司、化妝品公司,這些公司不斷從一二線城市滲透到三四線甚至五六線的城市,同時通過去中心化的營銷方式,對投資者進行教育。未來,還將出現更多產品型的龍頭公司,而當他們成長到一定階段,可能也會跨品類擴張,成為平臺型的公司。
鮑雁辛:本輪周期是全球大宗商品的周期行情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周期組組長鮑雁辛表示,對于這一輪周期行情,國泰君安研究團隊將其總結為全球大宗商品的周期行情。
鮑雁辛表示,2020年上半年主要是“逆周期”的行情,而到了2020年下半年,中國制造業開始復蘇,逆周期調節的迫切性下降。因此現階段演繹的是“順周期”的邏輯。“順”的是全球需求恢復的周期,“順”的是全球定價的大宗商品的周期。
“未來全球開始接種疫苗,在這個過程中,尤其是對于產能在中國的部分龍頭公司而言,它將獲得長期的市場份額提升,而不僅僅是短期的替代效應。因此,對于銅、鋁、石化、化工等等,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都面臨著一個全球庫存周期。”鮑雁辛說道。
“從順序來看的,有色金屬會率先表現強勁,然后石化、化工的股票可能會走出非常長的蠻牛行情。原因在于很多制造業龍頭公司,已經具備了全球的競爭優勢,未來有望出現業績與估值雙升的行情。”鮑雁辛說道。
黃燕銘補充道,“此周期非彼周期”,2020年主要是基建周期的上漲,而2021年是全球大宗商品周期。大宗商品的周期主要是什么?有色金屬、銅、鋁,與新能源有關的鈷、鋰,基礎化工產品、石油化工產品等等。
他具體闡述了背后的邏輯:“2020年6月周期股出現了一波大行情,這主要是因為經濟處在相對低潮的狀態下,國家財政出手,主要是搞基建。因此2020年6月至9月的周期股行情主要是基建股的周期,主要表現在建筑、建材、鋼鐵等板塊。”
“而近期的周期股行情與去年有很大不同,當前是從基建周期轉向全球大宗商品的周期。這是因為中國率先從疫情中回復,因此中國的經濟占比很高,同時全球大量消費品從中國進口,導致國內很多制造業的原材料出現了緊缺,于是企業大量補庫存,由此帶動了上游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黃燕銘說道。
上一篇:斥資7300萬 這家券商一次性收購9家營業部 什么情況? | 下一篇:滬深300指數突破上輪牛市高點!新型藍籌占比不斷提升 A股核心資產受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