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時間:2021-01-05
1月4日,浙商證券刊發信披公告,宣布收購國開證券此前一次性打包出售的9家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
2020年11月,國開證券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北金所”)掛牌轉讓旗下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按照凈資產評估價值的7295.77萬元平價轉讓。值得注意的是,國開證券原本就只有10家營業部。彼時國開證券向券商中國記者解釋稱,根據國開行新定位,國開證券于2019年調整了戰略定位,未來將重點為機構客戶提供經紀業務服務。
“本次收購與浙商證券營業部布局計劃匹配度較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均為浙商證券重點布局區域,符合浙商證券整合做大提升上述區域市場占有率、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拓展綜合投融資能力等目標。”浙商證券董事長吳承根表示,浙商證券作為中型券商的領先者,要實現向第一梯隊的跨越,除利用既有的上市資源做大資本規模外,通過行業并購和資源整合,是比較現實的路徑之一。
浙商證券接手9家營業部
公告顯示,據北金所2020年12月29日確認,國開證券將其持有的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項目轉讓給浙商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國開證券原本就只有10家營業部,此次一次性打包出售9家,在市場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彼時國開證券向券商中國記者解釋稱,根據國開行新定位,國開證券于2019年調整了戰略定位,轉讓完成后仍保留經紀業務牌照,未來將立足于新的戰略定位,重點為機構客戶提供經紀業務服務。
根據之前國開證券此前掛出的信息,2019年上述9家營業部共實現營業收入8732.99萬元,營業利潤2634.35萬元,凈利潤2031.43萬元。截至2019年底,營業部資產/負債為17.19億元,所有者權益為零。
經中企華資產評估,上述9家營業部的凈資產為7295.77萬元,與國開證券掛出的轉讓價一致,表明其是按照評估價進行的平價轉讓。轉讓范圍為兩融業務及相關客戶,9家營業部除股票質押業務及開行集團協同客戶、自有貨幣資金、交易席位以外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此前國開證券提出的購買方要求,浙商證券應當接收9家營業部的全部員工(明確不進行轉移的員工除外),并在與轉移員工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兩年內保證轉移員工的穩定。北金所信息顯示,這一批職工人數共有145人。
行業并購加速規模擴張
據了解,去年12月9日,浙商證券根據自身戰略發展需要,參與了國開證券9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的摘牌工作。12月18日,北金所公開征集意向受讓方后,浙商證券成為標的資產的最終且唯一受讓方,并在北金所的組織下與國開證券簽訂正式轉讓合同。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浙商證券與國開證券此前已經就9家證券營業部的轉讓事宜,進行了長達半年的協商。浙商證券希望通過該筆交易,快速完成重點地區營業部的增設,以及客戶資產規模的儲備。
“本次收購國開證券的營業部,與浙商證券營業部布局計劃匹配度較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均為浙商證券重點布局區域,符合浙商證券整合做大提升上述區域市場占有率、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拓展綜合投融資能力等目標,能夠迅速向部分經濟發達區域擴張和滲透,使網點布局更豐富更合理,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更強。”浙商證券董事長吳承根表示,此次收購國開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符合浙商證券進一步擴大區域覆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外延式發展的需求。
在吳承根看來,“從近兩年的行業現狀來看,國內前10名的券商收入和利潤占比全行業已超過了60%。中小券商如果找不到核心競爭力業務,未來在市場上生存都會面臨較大的考驗。”吳承根認為,行業并購是規模擴張的現實路徑。浙商證券作為中型券商的領先者,要實現向第一梯隊的跨越,除利用既有的上市資源做大資本規模外,通過行業并購和資源整合,是比較現實的路徑之一。
雖然近兩年,市場對證券行業并購整合的預期一直在持續,但證券公司營業部的轉讓情況卻并不多見,通常券商會選擇新設或直接裁撤網點來優化分支機構布局。但另一方面,收購營業部,也確實是證券公司強化重點地區布局,積累業務資源的最快方式。
信披數據顯示,雖然浙商證券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別獲批新設4家、7家、2家分支機構,但截至2020年6月底,該公司依然僅擁有22家分公司、100家證券營業部(以取得營業執照為披露口徑,下同),在行業內網點數并不算多。
早在2017年年底,浙商證券就已經擁有18家分公司、95家證券營業部。相當于在最近的2年半時間內,該公司實際新增網點數才5家營業部和2家分公司。如今一筆交易,浙商證券就可順利入手9家有客戶資產、員工齊備、場地完好的營業部,還全部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核心城市,不得不說也是一樁較為合算的買賣。
上一篇:港股投資機會“值得珍惜” 新基金蓄勢待發 | 下一篇:滬指站上3500點后 黃燕銘亮出最新觀點!白酒、新能源、軍工還能漲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