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時間:2020-11-27
生意場上和氣生財,連分手都注重“好聚好散”。華為和榮耀這場“離婚”典禮,辦的堪稱業內楷模。
近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刊出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在送別會上,任正非介紹了剝離榮耀的理由和動機。任正非提出,榮耀要全力擁抱全球化產業資源,盡快建立與供應商的關系,堅持向一切先進學習,堅定不移地擁抱全球化。榮耀要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
11月17日上午,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簽署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在“分家”之后,任正非頗為幽默地表示,“一旦‘離婚’就不要再藕斷絲連,我們是成年人了,理智地處理分開”。
任正非親送榮耀惹淚目
“相見時難別亦難”、“你們走好”,在華為與榮耀作別之際,這樣的用詞不禁引來華為眾生和圍觀群眾的淚目,在惋惜之余也有更多期待。
11月26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發布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引得業內一片唏噓和感慨。
在送別會上,任正非介紹了剝離榮耀的理由和動機。他指出,“華為在美國的一波又一波嚴厲的制裁下終于明白,美國某些政客不是為了糾正我們,而是要打死我們。”華為短期的困難有能力克服,但不因自己受難拖無辜的人下水。分布在170個國家的代理商、分銷商,因渠道沒有水而干枯,會導致幾百萬人失業;供應商也因為華為不能采購,而貨物積壓,銷售下滑,拖累股市。
在此背景下,榮耀將與他們同甘共苦。任正非稱,榮耀應忠實地去維護客戶利益,真誠地尊重對供應商的承諾。剝離后的榮耀需要在智信公司的領導下,迅速恢復生產,解決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困難,“契約精神是你們立于不敗的基礎”。
對于如何做好,任正非也給出了解決方法:首先是盡快地恢復渠道的供應。此外,榮耀應全力擁抱全球化產業資源,盡快地建立與供應商的關系;堅持向一切先進學習,堅定不移地擁抱全球化;保持已經形成的優良傳統,干部、專家要全球化、專業化、多元化;堅持奮斗的目標與方向。
與此同時,任正非也對這場“離婚”立下規矩:一旦“離婚”就不要再藕斷絲連,要理智地處理分開,嚴格按照合規管理,嚴格遵守國際規則,各自實現各自的奮斗目標。榮耀要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成為你們一個自我激勵的口號”。
除了嚴肅和叮囑,任正非在告別之時也流露出溫情的一面:“今天要送別你們,同樣是一樣的依依不舍。正當秋風起,杏葉一地黃,出門也許是更冷的寒風,我們再不能為你們遮風擋雨了,一路走好,多多保重。”
“不要心疼華為,去想你們的未來!”這是任正非最后留給全體榮耀人的轉身。
斷臂求生榮耀尋求自救
作為國內手機行業響當當的品牌,在剝離華為之前,榮耀的銷量可與小米、vivo等品牌比肩,穩居國內品牌前五名的寶座。
11月17日,深圳特區報刊登聯合聲明,披露榮耀被出售的消息。聲明顯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根據該協議,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收購方,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出售后,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聲明表示,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在新股東的支持下,榮耀可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多個方面汲取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市場競爭。另一方面,華為也可獲取充足的現金流,保證逆境中仍有資本維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獲得技術與產品的領先優勢。
回顧以往,榮耀品牌出現在2011年,最初的目標是對標小米手機的性價比。此后,榮耀脫離華為獨立運營,成為智能手機市場中的知名品牌。
興業研究數據指出,榮耀作為華為子品牌,2013年上線以來,堅持互聯網營銷與線下渠道雙線推進的模式,7年累計年出貨量超7000萬部,與華為品牌合計占有國內智能機市場約45%的份額。但今年由于華為無法獲取5G芯片,使得榮耀在出貨量和銷售層面也遇到了壓力,例如今年雙十一手機銷售前十的位置,幾乎都被蘋果和小米占據。
在交易完成之后,榮耀在生產端的壓力或將快速緩解,重新回歸到市場競爭之中。作為收購方,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穿透股權可知,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背后的主要股東方和實控人為深圳市國資委。這將為榮耀品牌業務經營的穩定性與連續性帶來保障。
從11月17日的聲明來看,華為與榮耀彼時完成的只是股權交割。有媒體報道稱,雙方的資產交割將在11月底前完成,這或許也是此次任正非“送別”榮耀的原因所在。
上月,在華為Mate40系列的全球直播發布會末尾,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指出,華為正處于極度困難當中。但是不管處境多么艱難,華為都承諾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將最佳的技術和創新帶給消費者。
對于華為來說,芯片斷供的消息是其遭遇打壓之后最大的“坎”。據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稱,預計2021年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將會跌至4%,目前這一數據為14%。目前國際上對華為的禁令打壓依然沒有放松,華為自研的麒麟芯片也面臨難產。
不過,近期市場上仍陸續有關于華為的好消息放出。11月13日,美國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公開宣布,高通已獲得向華為出口4G芯片的許可證。據中新網11月26日報道,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接受采訪時稱:“如果愿意給華為繼續供應芯片,我們當然愿意去用。”
此前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表示,受美國芯片限制令的影響,美芯片行業為此已經損失了近17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69億元)。10月下旬美國方面表示,只要芯片公司確保芯片不被用于華為的5G業務,那么該國將允許越來越多供應商向華為供貨。
上一篇:高盛建議高配A股!明年將迎來股票收益大年 | 下一篇:投資性價比處歷史高位 如何借道基金把握港股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