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16-01-27
1月27日消息,滬港通資金雙向凈流入,滬股通大量資金涌入,1小時內資金流入超13億,創58日資金凈流入新高。截止發稿,滬股通凈買入26.07億,當日額度剩余103.93億;港股通凈買入2.81億,當日額度剩余102.19億。
【相關報道】
兩市融資余額十八連降 深市余額跌破4000億元
A股2015年6月的急跌境況還歷歷在目,去杠桿帶來A股歷史上罕見的極端下跌行情。2016年新年同樣開局不順。從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6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連續18個交易日下降,超過2015年6月以來的最長下降紀錄。新年至今,沒有一個交易日融資資金出現凈流入,可謂罕見。
截至1月26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5589.4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41.05億元;深交所報3920.46億元,減少101.58億元;兩市合計9509.95億元,減少242.63億元。
2015年12月30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為1.188萬億元,至2016年1月26日下跌至9509.95億元,而在這期間,融資資金竟無一日出現凈流入。盡管減少的絕對金額未超過股災第一波,但長達18天的下降,卻超越了當時14天的紀錄。
2015年6月18日,兩市融資余額創下歷史最高的2.266萬億元。其后從6月19日到7月9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經過連續14個交易日下降后,跌至1.44萬億元,絕對減少金額高達8286億元,降幅約為36.63%。特別是在7月6日~7月8日,連續三個交易日融資余額減少都超過1300億元,不少融資者被強平在黎明前的黑夜。
此后,2015年8月18日至2015年9月2日,大盤出現二次探底,融資余額也出現連續12個交易日下降,從1.368萬億元下降至9591.54億元,絕對減少金額為4096億元,降幅為29.97%。
由此可見,從2015年底到目前的這一波下跌,由于此前已經歷兩次去杠桿過程,融資余額下降速度有所放緩,但伴隨大盤跌破此前二次探底的階段低點,時間拖得更長讓投資者更加痛苦。
某券商人士指出,在經歷前兩次的下跌后,有融資者害怕強平會選擇提前斬倉出局,造成兩融余額不斷下降。從2015年9月底最低跌至9000億元水平來看,融資余額目前仍有下降空間。
具體到個股而言,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5日,兩市841只兩融標的中,僅有21只兩融標的發生融資資金凈流入。金地集團 、中鐵二局以融資凈買入14.55億元和1.97億元位列前兩位,而兩只個股區間分別上漲6.41%和2.06%,走勢遠強于大盤。
但大部分個股則發生了“融資資金凈流出-股價下跌-融資資金進一步流出”這樣的惡性循環。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5日,共有16只個股融資資金凈流出超過1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 、中國平安和海通證券以融資資金凈流出30.10億元、24.36億元和14.22億元位列前三位,期間三只個股分別下跌29.29%、18.26%和28.72%。
中天證券指出,整體來看,兩融持續遭遇融資凈償還反映出市場謹慎情緒依然濃厚,做多信心嚴重缺失。建議投資者在市場整體趨勢沒有明朗之前,繼續耐心等待,待市場企穩時再考慮逢低介入。
——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上一篇:國務院定調全面推開營改增 預計減稅規模將達9000億元 | 下一篇: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供給側改革 |